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黔西南州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182期)
州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5月11日
兴义市创先争优推动工业化“十二五”大发展
兴义市依托自身优势,紧紧围绕“提前、转型、增比、进位”的主基调,坚持能快则快、跨越发展的方针,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创先争优,不断推动工业化发展进程,为进一步实现兴义市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夯实基础,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加快构建特色工业体系。兴义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谋划一批可操作性强、符合产业政策的重点工业项目,发展一批关联度高、辐射面广、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工业企业,初步构建具有兴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一是电力工业创先争优。“十二五”期间,兴义市将走“水火互济、多元发展”之路,加快发展火电,深度开发中小水电,积极发展风力发电、余热发电、垃圾发电等新能源,进一步加快电源建设步伐。拟建成兴义电厂(一期)、永康桥水电站;开工建设赵家渡水电站,加快内河小水电开发利用步伐;加快推进4×100万千瓦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兴义市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惠民工程,今年全市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1.5亿元,工程惠及下五屯、马岭、敬南、七捧等23个乡镇(街道办)。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工程涉及10千伏及以配电项目60多个项。另外,目前清水河煤矸石发电(总装机2×30万千瓦)、七舍白龙山风电厂(装机12.5万千瓦)等项目已与大唐集团签约。
二是煤化工产业创先争优。继续发展以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深加工为主要方向的煤化工产业,支持和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延长煤化工产业精深加工链条,打造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煤化工基地。1月,兴义市泰福煤焦有限公司洗煤厂、大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属成品生产线、贵州同益煤焦有限公司洗煤厂等3个项目分别在万屯镇和马岭镇开工建设;同月,兴义市云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年洗120万吨原煤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和顺应煤业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洗精煤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同时在威舍镇开工建设;2月,总投资2600万元的万屯镇宏腾煤焦货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7000余万元,创税800余万元,可解决当地120余人的就业问题。
三是建材产业创先争优。强化技术开发和引进,提高深加工水平,调整建材产品结构,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石膏等。重点开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促进泰安水泥厂实现达能达产,建成黔桂水泥厂日产4500顿熟料技改项目,开工建设泰安水泥熟料生产二线(2000顿/年)。2月底,落户清水河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年产200万吨熟料干法水泥的黔桂水泥厂开工,标志着兴义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强力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兴义市抢抓机遇,深刻领会创先争优活动精神,按照“一区多园”和“一园多产”模式,重点建设两大聚集园区,以园区建设带动项目建设,提高聚集区项目承载能力。2011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39个,总投资1215亿元,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预备项目108个,总投资860亿元。第一季度已开工项目25个,完成投资13.3亿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强力推进沿铁工业产业聚集园区建设。按照“一区多园”布局模式,以南昆铁路为轴线重点布局马岭组团、威舍组团、清水河循环经济组团、万屯组团、郑(屯)鲁(屯)组团,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产值350亿元以上。二是强力推进马岭――坪东轻工业产业聚集园区建设。马岭园区重点布局装配制造、建材加工及农副食品深加工;坪东园区以贵州醇酒厂为龙头,重点布局通信电子、制药等劳动密集型现代轻工业。
3月初,在马岭轻工业园区,园区路网、电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经完成。规划建设面积10.5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在基础设施还未完全竣工之际,已有余江淀粉加工、青青彩钢等14个项目来此“安家落户”;与该工业园区同步推进的木贾商贸物流园区,目前也吸引了广州、北京、湖南、四川、贵阳和本地的20多家企业前来报名。